
科普,作为连接科学与公众的重要桥梁,不仅能拓宽人们的知识视野,更能激发大众对科学探索的热情。值此国家“全国科普月”之际,市供水与排水治污中心科普团队走进珠海中山大学附属中学,为初二年级40余名学生带来了一堂别开生面、沉浸式的“水知识”科普课,带领同学们开启了一场探索生命之源的奇妙科学之旅。
精心准备,有的放矢。团队成员围绕“探寻生命之源--我们喝的自来水是从哪里来的”这一核心主题,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搜集与整理。从水资源的分布情况,到自来水的生产工艺流程,再到日常生活中的节水小技巧,每一个知识点都经过了反复的筛选与验证,确保内容准确、易懂且贴近学生生活。整个科普课堂气氛轻松活跃,以实景图片、视频、对比实验加上通俗易懂的语言使同学们了解自来水从“源头”到“水龙头”的全过程。在互动环节,同学们热情高涨、踊跃提问,眼中闪烁着对科技改变生活的惊奇与探索。接下来的“小小水质检测员”动手实验环节,让同学们亲身感受到了水的“奥秘”。团队技术人员向同学们介绍了ph、浊度、溶解氧、游离氯、电导率等指标的含义,并现场演示ph计、浊度仪、游离氯检测仪、多参数水质检测仪的使用方法,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同学们亲自动手检测学校自来水的多项指标,了解自来水的水质情况,感受科学的魅力,实现了从“模糊印象”到“具体理解”的跨越。同时,团队还准备了充足的防护用品,如手套、护目镜等,以保障学生在参与实验时的安全。
播撒科学种子,共护生命之源。此次“水知识”科普进校园活动,不仅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科普盛宴,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科学的种子,点燃了他们探索科学的热情。相信在未来的生活中,同学们会将所学的水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养成节水护水的良好习惯,成为水环境保护的宣传者和践行者,带动身边更多的人关注水务事业。下一步,中心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创新科普形式,丰富科普内容,走进校园,走进社区,走进千家万户,开展更多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节水护水知识,增强水环境保护意识,厚植生态底色,为推动珠海水务高质量发展贡献科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