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12月27日,市水务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中心派出监督组,组织对黄杨泵站至缯坑水库第二条原水管建设工程各参建单位进行质量安全监督交底,市水务局建管科负责同志、中心相关领导和监督组成员参加。
工程起点位于黄杨泵站现状出厂管接驳点,途径黄杨河堤内、s272省道和g228黄杨大道,终点位于缯坑水库坝脚下的现状接驳点。工程规模为ⅱ等大(2)型工程,主要建筑物级别为2级,次要建筑物为3级,临时建筑物级别为4级。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一根从黄杨泵站至缯坑水库段 dn3200原水输水管道,采用开挖埋管和顶管两种形式进行管线布置。设计输水管道总长约8167米,采用dn3200压力钢管,管道设计最大过流能力为 18.52m3/s。其中:一标段桩号为k0 000~k4 300,埋管长度2692米,顶管长度1608米;二标段桩号为k4 300~k8 181.14,埋管长度1548米,顶管长度2333米。
会上,参建各单位详细汇报了工程的总体情况、开工各项准备工作的落实以及后续工作安排。监督组组长将监督组任命书、监督计划文件交给业主代表,质量、安全监督员宣读质量监督告知书。本着“事前预防”“促进提升”“服务指导”的监督理念,监督组专门制定《黄杨泵站至缯坑水库第二条原水管建设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督重点内容》,明确项目的重点质量监督内容,并要求自上而下系统落实水利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六项机制”,将落实“六项机制”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总抓手。监督组指出,参建各单位需要规范程序、严格管理、明晰职责、健全体系,以高标准、高效率、高质量为目标推动项目开展。监督组强调,做到从项目前期梳理质量安全控制重点、难点,动态化管理项目涉及的危大工程、重大危险源,落实质量安全管理到每一个环节。最后,各方代表就工程建设质量控制的重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交流,预防和控制工程建设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以保证工程的顺利推进。
本工程是应对澳门与珠海两地60天应急供水期的重要措施,是澳珠水资源保障工程9个系列项目中的先行项目。珠海和澳门均处海边,淡水资源单一,供水受咸潮影响严重且水资源年内分配不均,在咸潮不断上移、持续时间不断增长、各取水口不能取水时间不断增加的背景下,工程的建设可有效增大抢淡输水能力和蓄水能力,保障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