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水务局-pg电子试玩

            智能问答   网站支持ipv6
珠海市水务局
当前位置:pg电子试玩 > 政务公开 > 综合要闻

广东省生态领域首部协同立法珠海市携手中山建立健全前山河保护机制

  在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珠海与中山两市积极响应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共同探索前山河流域的协同治理之路。2024年珠海市以“小切口”牵引带动“大改革”,推进前山河流域管理协同立法,2024年11月28日,《珠海市前山河流域协同保护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经广东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批准,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规定》的出台,是我市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探索区域协同立法”决策部署的重要成果,也是广东省生态领域的首部协同立法,这一立法不仅是珠海市落实上级决策的关键行动,更是广东省生态领域市级协同立法的先行探索,对全省及粤港澳大湾区的绿色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一、改革背景:跨区域水环境治理的挑战与机遇

  前山河西起中山市联石湾从磨刀门水道引西江水向东流,于珠海市石角咀水闸注入湾仔水道。由于前山河流域保护涉及珠海、中山两地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多年来两市在前山河流域水环境治理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已在行业监管、行政执法、公益诉讼等多方面开展区域协作。两市同步协作立法,有助于因地制宜加大跨行政区域生态保护合作力度,破解跨区域治理难题,也有助于推进跨行政区域社会治理法治化进程,实现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效益最大化。

  二、治理成效:流域水环境质量得到持续改善

  为保护前山河流域水环境,我市充分利用珠海经济特区立法权,于2016年出台《珠海经济特区前山河流域管理条例》,2024年进行修订。近年来,我市立足自身开展前山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一期、二期),提升流域水环境;实施广昌水闸改扩建工程和石角咀水闸重建工程等项目,改善流域水生态;打造前山河碧带项目,推动实现治水、治城向治产的升华。前山河流域水环境治理取得明显成效,石角咀水闸国考断面2020年-2023年连续4年年度水质均达到优良,前山河治理成效受到广东省生态环境厅表扬,于2021年入选“广东省十大美丽河湖”。

  三、改革举措:全方位多层次的协同治理策略

  《规定》草案不分章节,共二十条,围绕建立长期、稳定、有效的前山河流域协同保护机制,推动跨区域水环境协同保护工作。一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保护好、规划好前山河,制度安排最为关键。《规定》设置了由珠中两市共同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会议协商解决涉水相关重大事项,要求每年定期召开。二是建立联合巡河机制。《规定》明确两市每年对前山河流域开展联合巡河不少于两次,会商解决巡河中发现的问题。通过联合巡河,促进两地跨界河流河长制工作统一部署、统一协调、一盘棋谋划,推动跨界区域治水兴水谋发展。三是建立意见征询机制。规定两市在制定有关前山河流域治理与保护等行政规范性文件及编制相关规划、开展重大项目建设开发等活动时,应当互相书面征求意见。四是建立联防联动机制。建立防洪排涝减灾协同机制,共享防洪和灾情信息;建立水量调度和咸潮防御机制,保障流域内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建立联合污染防治和执法机制,加大对污染的防治和监管力度,加强流域执法协作;建立应急联动机制,实行水生态环境风险联合预防预警等。

  《规定》实施后,我市将一以贯之强化河湖长制,依法治水管水,充分发挥河湖综合效益,法治护航幸福河湖建设,实现河畅景美、水清岸绿,让人民群众共享治水成果。

分享到: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