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珠海市的水务工作,提升城市能级量级,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珠海"二次创业"提供强有力的基础支撑,促进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倾听市民对水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回应并着力解决广大市民普遍关注的水务问题。
市水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许蓓蕾于7月24日上午通过珠海市政府网站“民生在线”栏目与网友在线交流。
访谈实录
链接网址:http://zxft1.zhsw.gov.cn/194ldzbj/index.html
[主持人马健][2020-07-24 09:57:28]:
各位网民朋友,上午好!为进一步推进珠海市的水务工作,提升城市能级量级,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珠海"二次创业"提供强有力的基础支撑,市水务局副局长今天通过市政府门户网站与广大网友进行在线交流,促进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倾听市民对水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回应并着力解决广大市民普遍关注的水务问题。希望各位网友踊跃发言,建言献策。首先,我们请市水务局副局长许蓓蕾同志跟大家打个招呼!
[许蓓蕾][2020-07-24 09:58:10]:
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能够通过珠海市委网、市政府网站这个平台,与大家进行交流互动。感谢大家对我市水务工作的关注,也希望大家踊跃参加,建言献策,借助这个平台表达你们最真实的声音,帮助我们更好地做好水务工作,为珠海"二次创业"贡献水务力量。
[主持人马健][2020-07-24 09:59:35]:
许局,在我们看网友的问题之前,请您先简单介绍一下珠海市水务局的情况。
[许蓓蕾][2020-07-24 10:00:18]:
市水务局于2019年1月份正式挂牌成立,这标志着我市水务事业翻开了新的一页。目前我局内设水资源管理科、河湖管理科、建设管理科、供水水保科、排水管理科、水旱灾害防御科、执法科及办公室、政策法规科等9个科室,下属市水资源中心、市城乡防洪设施管理和技术审查中心、市水务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中心、市供水与排水治污中心、市水库管理中心等五个事业单位。根据《珠海市水务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三定方案),我们局承担的主要职责是:1. 拟订水务发展政策各类水务专业规划并组织实施。2. 负责水资源配置和开发利用工作,组织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用水总量控制制度和水资源的统一监督管理。3. 拟订全市用水中长期供求规划并组织实施,负责对澳供水、城乡供水和城镇排水工作。4. 统筹开展节约用水工作。5. 负责提出水务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方向及市级财政性资金安排建议并组织实施。6. 组织开展水务设施、水域及其岸线的管理、保护与综合利用。7. 负责水务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8. 负责水土保持工作。9. 统筹水文工作。10. 统筹农村水务工作。11. 负责水利水电工程移民管理工作。12. 负责落实综合防灾减灾规划相关要求,拟订洪水干旱灾害防治规划和防护标准并组织实施。13. 负责水政监察和水行政执法。14. 依法负责水务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监督工程安全运行,负责水库、水电站大坝、农村水电站的安全监管。15. 开展水务科技和交流合作。以及市委、市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交办的其他任务。
[主持人马健][2020-07-24 10:04:32]:
目前我市水务设施建设情况也请您作以介绍吧。
[许蓓蕾][2020-07-24 10:05:35]:
(一)我市供水设施现状我市现状有12座水厂,其中陆域9座,海岛3座(共0.312万m?/d),水厂总设计生产能力为128.3万m3/d,取水泵站8座,取水能力459万m?/d。供水管网长度3991公里。
[许蓓蕾][2020-07-24 10:06:24]:
(二)我市排水设施现状我市现状有污水处理厂17座,污水处理能力93.43万立方米/日,实际日均处理水量80.3万立方米/日,负荷率86%。目前全市建成排水管网5304公里。全市394个自然村已有320个自然村完成生活污水处理覆盖,覆盖率81.2%。
[许蓓蕾][2020-07-24 10:06:43]:
(三)防洪排涝现状我市外江海堤全长400公里、水库65座、外江水闸163座、排涝及供水泵站180座,建成了较完善的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
[主持人马健][2020-07-24 10:07:57]:
有网友提出问题:入汛以来,我国江西、安徽等南方地区很多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防汛形势十分严峻,我市目前能不能防御大洪水?请您就我市城乡水利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情况谈谈。
[许蓓蕾][2020-07-24 10:12:41]:
我市外江海堤总长约400公里,自东向西、自北向南分布分别为淇澳海堤、香洲海堤、中珠联围、横琴海堤、斗门北部四小联围、白蕉联围、鹤洲海堤、小林联围、和乾务赤坎大联围。2002年以来至2020年7月底,全市累计投入约50亿元,陆续完成四大联围(白蕉联围、中珠联围、小林联围、乾务赤坎联围)、斗门区四小联围、横琴海堤、鹤洲海堤等共约380公里外江水利堤防的加固达标建设,外江堤防达标率95%,城区段达到100年一遇防洪潮标准;非城区段达到50年一遇防洪潮标准。建成后的海堤经过多年运行,成效显著,主要体现在:一是城乡水利防灾减灾能力明显整体提高,达标堤防在经历2017年“天鸽”、2018年“山竹”等强台风袭击下安然无恙,有力保障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许蓓蕾][2020-07-24 10:13:07]:
二是取得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通过工程建设,保护了水生态环境,改善了当地交通运输条件,增加了农民收入,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三是工程建设管理保持较好水平,在省政府组织的全省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质量评比中连续四年荣获一等奖,并获得广东省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建设先进单位,乾务赤坎大联围莲洲堤段、南水沥水闸、十字沥水闸工程被评为广东省市政优良样板工程和省优质水利工程。
[许蓓蕾][2020-07-24 10:13:32]:
一直以来,我市高度重视全市海堤防潮洪能力提升建设。2017年“天鸽”台风过后,市委、市政府要求全面开展全市海堤隐患排查和标准复核,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切实提高城市防灾减灾水平。按照市政府工作部署,市水务局牵头开展研究新一轮全市海堤防潮洪能力提升建设工作。经市委、市政府同意,于2018年1月8日印发《珠海市海堤防潮洪标准及能力提升建设方案》,2018年12月12日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珠海市海堤防潮洪标准及能力提升建设的意见》,力争从2018年至2023年,利用5年时间,投资108亿元,按37个项目,将城区海堤和四大联围约310公里海堤按照最新潮位全面提升至百年一遇防洪潮标准,目前新一轮海堤提升工程建设正在有序推进中,已启动项目33宗,涉及项目总投资102亿元,已完工9宗,在建11宗,前期工作13宗,力争到2020年底所有项目应开工尽开工。新一轮海堤提升工程建成后,将极大提升我市防洪潮抵御能力。
[主持人马健][2020-07-24 10:14:30]:
目前我市水处理是用二氧化氯还是氯气消毒?有无做“ames试验”?(污染物致突变性、致癌性检测,很多发达国家采用的一种测试方法)
[许蓓蕾][2020-07-24 10:15:46]:
目前我市主力水厂(拱北水厂、乾务水厂、西区水厂)还是采用氯气消毒工艺,没有采用二氧化氯消毒工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许蓓蕾][2020-07-24 10:16:18]:
(一)氯气消毒工艺已在世界范围内使用运行了100多年,是成熟、经济和安全有效的工艺,目前世界上90%以上的水厂仍然采用氯气消毒。
(二)氯气消毒方式适合于大、中型水厂使用,二氧化氯消毒方式较适合于小型水厂使用。
[许蓓蕾][2020-07-24 10:16:43]:
(三)国内二氧化氯消毒大多采用复合二氧化氯消毒方式(比纯二氧化氯消毒成本低),复合二氧化氯是二氧化氯和氯气的混合物,因此消毒副产物除具有氯气消毒产生的三氯甲烷副产物外,还具有二氧化氯消毒产生的氯酸盐和亚氯酸盐副产物。而且,由于复合二氧化氯发生器原材料反应不完全,容易导致氯酸盐和亚氯酸盐超标,国内很多采用二氧化氯消毒的水厂均存在此类潜在风险。
[许蓓蕾][2020-07-24 10:17:04]:
(四)根据多年跟踪监测,珠海自来水厂的消毒副产物三氯甲烷监测结果范围在几微克/升至二十几微克/升之间,远低于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中三氯甲烷60微克/升的限值。
(五)珠海饮用水源和出厂水均委托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做过ames试验(ames试验不属于国标106项内容),ames试验结果均显阴性,说明珠海饮用水源经加氯消毒后没有产生致癌、致突变的风险。
[许蓓蕾][2020-07-24 10:17:25]:
珠海自来水水质多年的监测结果表明,加氯以后消毒副产物的含量均远低于国家标准的限值,不会影响到人体健康。
[主持人马健][2020-07-24 10:18:44]:
关于部分居民家里的自来水存在奶白色、浑浊等问题。这种情况是否意味着水质存在问题?能否饮用?
[许蓓蕾][2020-07-24 10:19:11]:
(一)自来水出现奶白色不代表水质存在问题,自来水发白的主要原因是自来水中溶入了空气,经压力作用分解成微小气泡,看起来水为乳白色,待静置数分钟后,气泡会自行消失,水质变清,这种现象不会影响水质,不影响使用。
[许蓓蕾][2020-07-24 10:19:31]:
(二)我市从2002年开始对全市实施了农村改水,在2012年全市农村均实现了村村通、户户通自来水。但是由于村民的饮水习惯问题,全市仍有相当一部分村(全市大概有40多条村)保留了原有的山水供应系统,这些山水未经过沉淀、过滤、消毒处理,泥沙量较大,供水水质不达标。根据国家相关规范,“用户不得擅自自建供水设施,不得擅自将自建的供水管网系统与公共管网系统直接连接”。虽然我局多次呼吁各村停用自备水源,但由于多种原因,目前仍有相当数量的山水系统在运行使用,对用户身体健康带来威胁。近期,我局将会同卫生部门、所在区镇政府联合开展执法检查,争取尽快取缔这些不达标供水系统。
[主持人马健][2020-07-24 10:20:01]:
广东人喜欢喝茶,尤其喜欢用山泉水泡茶。不久前珠海市水质监测中心公布了今年首份山泉水水质检测报告,引起广大市民的关注。报告显示25个市民取水点的山泉水,总大肠菌群等都严重超标。这说明什么问题呢?是不是山泉水喝了不健康,不安全?
[许蓓蕾][2020-07-24 10:20:53]:
我市“山泉水”大多为地表水,没有任何防护措施和水处理装置,易受周边环境影响。根据群众需求,我局从2007年起就定期对全市50多个“山泉水”取水点进行水质监测。监测结果显示,我市大部分“山泉水”取水点微生物指标超标,ph值偏低,部分取水点铁、锰、氟超标。因此,我局不建议市民长期饮用这类“山泉水”,即使饮用,应烧开后再饮用,年老体弱和未成年人群尽量避免饮用,防止影响群众身体健康。
[主持人马健][2020-07-24 10:21:30]:
网友反映,有时自来水中有较浓的消毒水味道,什么原因造成的?是否安全?
[许蓓蕾][2020-07-24 10:21:55]:
消毒的作用是保证自来水中细菌、大肠杆菌等微生物指标能得到有效地灭活,人们饮用自来水后不会产生肠道疾病和肠道传染病的风险,从而保障自来水的使用安全。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中对加氯消毒后出厂水的余氯标准定为0.3---4mg/l,管网末梢水余氯的含量不得低于0.05 mg/l,以维持消毒的效果。由于管网末梢和水厂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几公里至几十公里不等,为保证管网末梢水的水质,必须使出厂水余氯量维持在合理的水平,珠海出厂水余氯量在0.6-1.2 mg/l之间,远低于国家水质标准中规定的上限。当然,自来水中含有一定的余氯会令人感觉到自来水中有氯味(特别是离水厂较近的用户感觉更为明显),影响了喝水的口感,但保障饮用水的卫生安全是第一位的。对于氯味较大的自来水,我们建议烧开后多煮沸几分钟,打开壶盖尽可能让余氯挥发掉,可有效地去除自来水中余氯的味道。
[主持人马健][2020-07-24 10:22:19]:
珠海市民喝的自来水水源来自哪里?
[许蓓蕾][2020-07-24 10:22:53]:
珠海的自来水水源主要为西江的干流磨刀门、黄杨河和虎跳门水道,其中以磨刀门为主要水源。
[主持人马健][2020-07-24 10:23:22]:
市民可以自行送检饮用水样品吗?
[许蓓蕾][2020-07-24 10:24:31]:
因为水样的采集有一套严格的标准,需要用专用容器和器材,而且取样的水深也是有要求的,并不是在表面取就可以,市民自行采集的样品可能会让水产生变化,导致最后的结果不太准确,我们不建议市民自行采集饮用水送检。如果他自行送样,也是仅仅作为参考,没有什么指导作用。
[主持人马健][2020-07-24 10:24:57]:
自来水烧开后漂浮的白色粉末对人体有害吗? 水壶底结垢是不是说明水质不好呢?
[许蓓蕾][2020-07-24 10:25:17]:
自来水中含有少量的钙、镁离子,在加热过程中易形成碳酸钙沉淀物和碳酸镁悬浮物,这是由于水的硬度造成的,也是自然形成的。部分沉淀物在水水的表面引力的作用下漂浮在水的表面上,部分沉淀物在容器内壁形成水垢。
自来水烧开后出现少量结垢是正常现象,据权威部门公布,自来水烧开后的结垢现象在国内外都普遍存在,使用地下水供水的城市结垢现象更为严重。我市自来水的硬度在100mg/l左右,远远低于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450mg/l, 不会对人体造成影响,市民朋友们可以放心饮用。
[主持人马健][2020-07-24 10:26:28]:
有网民朋友说如何判断家里有漏水的现象?
[许蓓蕾][2020-07-24 10:28:10]:
地下水管年久后,往往因锈蚀、老化而发生漏水,简单检查办法是定期查看水表,就是在关闭所有用水设备的时候看水表红针是否走动,如在走动说明有漏水的情况。另外判定用水设备的,水龙水可能直观就可以看出来,但是抽水马桶不是用肉眼就可以看出来,这有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在马桶水箱内滴入蓝墨水,搅匀后看马桶出水处有无蓝色水流出,如有则说明马桶有漏水。
[主持人马健][2020-07-24 10:28:39]:
有网友提出来想请您谈谈我们市供水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
[许蓓蕾][2020-07-24 10:32:28]:
珠海地处珠江入海口的西岸,有个特点就是,珠海本地降水主要在丰水期,每一年的10月到第二年的4月是珠江流域的枯水区,在上游来水动力不足的情况下,咸潮上溯就很厉害,甚至到了广州,把整个珠海流域覆盖是经常有的事情。刚才有网友问到珠海的水源,大部分是来自于磨刀门,包括鸡啼门等口门,因为我们供水的咸度是不能超过250度,咸水期的水是肯定不能直接使用的,珠海市位于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它可以建水库的地方有比较小,所以珠海的“水缸”是比较小的,所以调蓄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就有可能对供水造成很大的影响。
[许蓓蕾][2020-07-24 10:36:23]:
另外就是目前的供水设施能力还有待提高,全市水厂日生产能力大概是128万方/天,在去年高峰期最高用水量已经接近生产能力极限,可能引起水量必要的保障系数减少,第二是有可能造成水质不稳定,应对水质变化的进行调控的能力包括设备正常维修带来一定的影响。这说明我市的供水设施能力略显不足。
[许蓓蕾][2020-07-24 10:40:27]:
第三是应急调配辅助设施不足,加压泵站能力不足,目前我市现有的高位水池供水能力达不到千分之五。
第四是部分区域没有形成环形管网,有一些是通过支管供水,这也是提高供水能力的短板。
第五是老旧小区的管网急需改造,漏损率比较厉害,也导致水质不太稳定。
以上这些问题,市委市政府,包括市水控集团也是非常重视,我们现在已经谋划了近五年提高供水能力和供水设施的实施方案,主要是针对刚才说的五个问题,通过蓄水能力的提高,原水设施的建设,水处理能力的提升,包括管网建设的一系列举措,计划用5-7年时间彻底根治以上五个问题。
[主持人马健][2020-07-24 10:40:49]:
珠海在供水应急处置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许蓓蕾][2020-07-24 10:46:16]:
因为我们处于珠江下游,为应对突发供水事故,保障饮用水安全,在政府层面,市委市政府很早就出台了多个预案,明确规范了各个部门的职责、目标和任务,包括上游有关机构、上游城市的联动机制这些方面。另外在供水企业内部,珠海实行城乡供水一体化,由水控集团统一供水,水控集团也建立了覆盖原水、制水、输水、配水、用水的应急管理体系,先后出台多个预案等,成立了各种专业的应急抢险队伍,并按照规定储备相关的应急抢险物质、材料和设备,每年均按照预案要求进行演练,保证在出现应急事件的情况下,第一时间得到响应和处置。尽最大可能降低应急突发事件对我市的影响。
[许蓓蕾][2020-07-24 10:57:19]:
具体来说,为应对突发供水事故,保障饮用水安全,我市国资企业市供水公司建立了从水源到水厂到管网全覆盖水质在线监测体系,水生物监测体系及水质三级监测体系,同时与珠江委和环保部门建立上游水质应急沟通机制,实现对水质全流程的掌控。哪怕是西江的上游出现了突发事件我们都会第一时间收到,我们会研判对我市的影响,要采取哪些措施。
[许蓓蕾][2020-07-24 11:00:36]:
这里我也把水质监测的情况简单给大家做一个介绍。刚才说到三级的水质监测,所谓一级水质监测为各水厂、原水泵站、水库和供水所管理的化验间,负责对水源水、过程水、出厂水、管网水、二次供水进行水质检验,同时各取水泵站、水厂、水库均配置有实时在线仪表,对水质进行24小时监测。二级水质监测为各制水分公司的水厂化验室,负责水源水、净水构筑物出水(滤前水、滤后水)、出厂水的检验。 三级水质监测机构为供水水质监测研究中心,具有国家级实验室认证资质,按照国家规定的检测项目和频率进行全市的日、月、季度、年度等水质监测,具有196项水质检测能力,同时负责政府抽查监测时,同步开展水样的检测。政府也有水质抽检的能力和具体任务。此外,水务集团在供水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比较细致,涵盖了所有有可能导致水质出现异常情况的事件,如因为干旱导致水库河流水位下降时如何应对,还有台风、洪灾,甚至地震这些灾害导致供水水源破坏,管网破裂等情况如何去应对,包括供水设施、调度设施的计算机遭到入侵失控,特别是水源遭到病毒、微生物、放射性物质等污染的情况;这次新冠疫情也是及时采取了措施,针对当时存在粪口相传的可能性,提前进行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及时堵住了漏洞。另外的例子,2017年8月23日强台风“天鸽”,这次台风不但影响了大部分供电设施,我们的供水设施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当然水厂有自备电源很快就恢复生产,但是很多居民小区,因为原来设计的问题,泵房是在地下室,地下室受淹以后受影响,包括很多管网因为树枝倒塌以后爆管造成停水,很多市民朋友切身感受到了停水的不方便。当时“天鸽”刚过,我们政府和水控集团第一时间作出了反应,一共是出动了39台应急车辆,11台大型抢险车辆、24台潜水泵、15台发电机、3台送水车、1台水质监测车等重要抢险救灾设备,第一时间调到需要应用的地方,专业的水质抢险队伍也第一时间赶到现场,通常这些措施,在最短时间内恢复了市民的供水。跟历次台风比较,包括跟附近城市的比较,珠海对这些民生设施的恢复时间是最短的。在这次台风过后,我市利用防御经验也自主开发了粤港澳大湾区的应急抢险平台,这个平台已经在省供水协会推广,可以实现和我们周边11个地市的水务企业应急队伍、抢险队伍、应急物资的统一调配,实现资源共享利用。
[主持人马健][2020-07-24 11:01:02]:
2017年珠海入选“国家节水型城市名单”,是珠海全体市民共同努力的结果。那么普通市民可以从哪几方面进行节水呢?
[许蓓蕾][2020-07-24 11:01:26]:
好的节水习惯既可以为家庭减少开支,又可以为节约水资源,保护蓝色地球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特别是家里有小孩的,还可以给小孩树立节约用水保护地球的理念。这里我简单介绍一下节水方法:
[许蓓蕾][2020-07-24 11:01:48]:
(一)浴室用水,尽量使用淋浴,因为淋浴会比盆浴节水至少一倍。另外是使用低流量的莲蓬头,不仅可以节省用水量,还能节省热水器的能源消耗。
(二)卫生间用水
1.马桶水箱内可放置适当大小的瓶子,减少用水量;
2.马桶漏水应尽快请人维修。
(三)洗衣用水
1.洗涤剂要适量投放,过量投放将造成水的大量浪费;
2.控制洗衣量,避免洗衣量过多或过少。
(三)水的再利用
1.用漂洗衣服的废水冲洗卫生间、拖地和冲洗拖把、冲洗楼道;
2.洗米的水可以用来洗碗筷;
3.洗菜、洗米水可以用来浇花。
(四)其他
1.洗菜、洗碗、洗器物等,不长时间冲漂,尽量用小水量洗涤。
2.合理使用热水器前冷水。将冷水接入容器备用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3.不用水时关好水龙头,睡觉前或离家时检查水龙头是否关紧。
[主持人马健][2020-07-24 11:02:54]:
有网友请许局对我市供水水质情况作个介绍。
[许蓓蕾][2020-07-24 11:11:53]:
珠海市的自来水厂出厂水水质综合合格率长期稳定在99.5%以上,管网水水质综合合格率为99.6%,远高于国标95%合格率的要求。这是根据国家级水质检测机构珠海市水质监测中心监测结果统计的结果。国家对饮用水水质的监督就非常严格,除了企业自检体系之外,政府也对水质进行严格的监督检查,包括市水务局、市卫健局定期或不定期对各类供水水质进行监督检查。我们局的水质监督监测主要是由珠海市水质监测中心来承担和实施的,其检测能力已通过国家级资质认定,其资质定期通过了国家级复审,水质监测结果是真实准确的。水控集团也是每个月都会在网站公布它的检测数据。市卫健局的局属单位疾控中心也是对全市的水质进行监测,有需要了解供水水质的朋友可以登录市水务局、市卫健局查询供水监测的情况。
[主持人马健][2020-07-24 11:12:19]:
有网友说请介绍一下对澳供水的情况。
[许蓓蕾][2020-07-24 11:20:10]:
澳门本地淡水资源匮乏,澳门的原水供应基本上靠珠海。国家、广东省、珠海市对澳门供水保障高度重视,近年来陆续落实了对澳门供水的各项保障措施。经过多年建设,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对澳供水保障体系。目前,澳门的供水原水与珠海供水原水是一体的,目前我们通过四条管道对澳供应原水,其中,三条管道从拱北的茂盛围进入澳门,第四条是通过横琴进入澳门氹仔。这四条管道日供水能力达到70万立方米/天,目前澳门的原水需求大概是28万方/天,因此,我们对澳供水保障的能力是足够的。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推进建设有关供水设施,如平岗到广生段的供水管扩建等。此外,我们将继续谋划建设一批对澳门供水保障设施,进一步提高对澳供水的保障能力。
[主持人马健][2020-07-24 11:20:36]:
有网友提问,上个月去横琴玩,在天沐河旁边景色很漂亮,听说是碧道?请问什么叫碧道?我市还有吗?建议多建一些。请许局谈谈我市的碧道建设情况。
[许蓓蕾][2020-07-24 11:30:29]:
碧道就是供老百姓休闲水岸边的步道,类似于原来说的绿道,碧道是一个升级版,本意是提高老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让老百姓的生活品质得到进一步提高。碧道是以江河湖库水域及岸边带为载体的公共开敞空间,是碧水清流的生态廊道、人亲近自然的共享廊道、水陆联动的发展廊道。珠海非常重视碧道的建设,目前完成了碧道的总体规划。碧道建设工作包括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水安全提升、景观与特色营造、游憩系统构建五方面的主要任务。网友刚才提到横琴的碧道,已经列入到省级的碧道试点项目,包括横琴的天目河、芒洲湿地都在试点范围内。我们市计划到2035年打造将近1000公里的碧道,其中,2022年底计划完成220公里,到2025年前再完成260公里,最后的总体格局是形成“五脉通海,九湾一岸,两翼协同,碧秀珠海”的空间总体布局。我市的市级碧道已经启动,包括:香洲区凤凰山公园一期(香山湖段),金湾区三灶湾海堤、二号主排河、红旗河,高新区鸡山排洪渠、东岸排洪渠,斗门区黄杨河及高栏港区连湾涌等8个,目前已有6个已经完成建设任务。
[主持人马健][2020-07-24 11:31:02]:
时间也不多了,最后一个问题吧。有网友想请您谈一谈珠海的河长制的情况。
[许蓓蕾][2020-07-24 11:36:39]:
推行河长制以来,我市的河长制工作是颇有成效的,2018、2019连续两年在省级考核中获评优秀,被通报表扬。目前,我市河长制已经从全面建立进入到全面见效的阶段。今年上半年,我市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尖峰大桥断面、虎跳门断面水质达到ⅱ类,石角咀水闸断面水质为ⅲ类,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100%,与2019年相比水质明显改善,达到国家和省考核要求。我们主要开展了如下工作:一是完善河长制体制机制。结合珠海实际,积极创新河长制体制机制,探索建立四级人大代表挂点监督机制和领导班子夜间巡河制度。二是加强督查检查。各级河长积极履职尽责,切实当好河湖管理保护“领队”,实现巡河督查常态化。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协助数据采集和处理,开创“无人机”巡河新模式。三是开展水质监督抽查。下一阶段,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工作将继续聚焦高质量建设万里碧道、打好打赢水污染防治攻坚、建立健全河湖管护长效机制等重点,做实“全面见效”,助力粤港澳大湾区生态安全、环境优美、社会安定、文化繁荣的美丽湾区战略目标的实现。
[主持人马健][2020-07-24 11:40:25]:
各位网友,一个小时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感谢各位网友的积极参与,也感谢许局长的详细回答。网友还提出了很多问题,时间关系没能一一回答,我们将在节目播出后,在网上作出回应。今天的在线交流活动就到此结束,谢谢大家,再见!
[许蓓蕾][2020-07-24 11:40:49]: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