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水务局-pg电子试玩

            智能问答   网站支持ipv6
珠海市水务局
当前位置:pg电子试玩 >  > 

2019年2月25日 《党风政风在线》在线访谈

根据《珠海市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参加2019年上半年广播电台“党风政风在线”节目工作的通知》(珠党廉办发〔2019〕1号)文件要求和市广播电台“党风政风在线”节目的有关安排,制定以下节目预案。

一、时间

2019年2月25日(星期一)12时至13时

二、参加人员

梁杰明    市水务局总工程师

陆丰鑫    市河长制办公室副主任助理

祖士卿    市河长制办公室副主任助理

黄悦民    斗门区水务局局长

李伯峰    香洲区河长办总工程师

黄仲芬    香洲区城管局总工程师

三、节目主题

《问政进行时》——落实“河长制”

四、节目内容

导语

主持人:各位听众朋友们,您现在收听的是“问政进行时”节目。为进一步办好我市党风政风在线节目,根据《珠海市电视问政工作方案》文件精神,跟踪报道被问政单位整改落实情况以及其他单位推动“思想大解放、作风大转变、效率大提升”工作情况,推出“问政进行时”节目,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为加快推动新时代珠海“二次创业”作出贡献。今天莅临我们演播厅的有市水务局梁杰明总工程师、市河长制办公室陆丰鑫副主任助理、市河长制办公室祖士卿副主任助理、斗门区水务局局长黄悦民、香洲区河长制办公室李伯峰总工程师、香洲区城管局黄仲芬总工程师。本期节目的主题是“落实河长制”。我们将就这一主题进行共同交流。

问题一、全面推行河长制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破解我国新老水问题、保障国家水安全的重大制度创新,请问我市河长制建立情况如何?

答:全市河长制湖长制管理覆盖范围内共计江河涌渠486条、水库68宗、山塘20座、湖泊22座,设立市、区、镇(街)、村(居)四级河长共计498人,设置公示牌706块。镇级以上全面落实了党政主要领导双总河长负责制(即书记担任总河长、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副总河长),同时结合我市河湖分布实际,按照流域和区域相结合的原则,在全市划定鸡啼门、磨刀门、虎跳门-崖门、马骝洲水道、前山河及其东部五大流域片区,分别由副市长担任市级河长,高位架设河长制湖长制组织体系。

市河长制办公室在出台河长巡查、工作督查等七大工作制度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一河一策”、河湖管护技术指引、水质抽查考核办法等一系列指导文件,为各级河长把脉河湖、精准施策提供科学有效支撑。

18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坚持高位推进河湖长制工作,各级河长湖长、各相关部门认真履职,推动河长制工作从有“名”向有“实”,河湖管理保护工作初见成效。

问题二、河长制建立之后,在推动河长制湖长制从“有名”到“有实”方面,各级河长是如何做的?

答:市委书记、市总河长郭永航同志率先垂范、履职担责,到任后第一时间前往南排河现场检查污染整治情况,并多次联同市长、市副总河长姚奕生同志赴全市重点河涌开展巡河检查。总河长、副总河长签发我市第一号总河长令,部署黑臭水体、问题河涌、河湖“五清”等河湖管理保护工作。7位市级河长共开展巡河专题调研活动46人次(其中25次是巡查黑臭水体),区级河长巡河788人次,镇(街)、村(居)级河长巡河基本实现常态化,巡河共发现问题2630个,落实整改2011个。2018年,市河长制办公室采取明察暗访等形式组织河湖专项督查检查62次,巡查河涌330条次,发出整改督办通知57份,督办198项整改事项,落实整改181项,发布工作简报49期。

问题三、水环境质量一直得到市民的高度关注,我市水环境整体情况如何?

答:2018年,珠海市水环境质量保持稳定。我市3个环保国控断面中,黄杨河尖峰大桥断面、虎跳门水道河口断面水质达到ⅱ类,前山河石角咀水闸断面水质为ⅳ类,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66.7%,符合考核目标要求,3个考核断面水质以综合指数计,较上年改善约30%;珠海市纳入考核的9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包括大镜山水库、竹仙洞水库、杨寮水库、平岗泵站、广昌泵站、黄杨河泵站、乾务水库、竹洲头泵站和竹银水库)所有监测项目年平均浓度值100%达标;出厂水、管网水和住宅小区二次供水水质良好,水质监测合格率超过99%;3个地下水考核点位(湾仔街道办加林山、斗门镇大环山侧凤山、平沙镇孖髻山)无极差水质;11个珠海市近岸海域点位水质比2017年有所改善(ⅰ、ⅱ类水质比例为45.4%,较2017年(18.2%)提高27.2个百分点)

问题四、2018年9月17日,省委书记李希、省长马兴瑞签发了广东省2018年第1号总河长令,决定在全省江河湖库全面开展“五清”专项行动,请问我市“五清”专项行动开展情况如何?

答:2018年我市两次组织开展水面漂浮物清理专项行动,先后印发河湖清违清障专项行动摸底调查工作方案、河湖管护技术指引和河湖“五清”专项行动指导意见,细化明确河湖“五清”和管护工作要求,进一步健全了长效管理机制,我市河湖“五清”专项行动成效显著。在“清漂”方面,清理河流长度累计10747千米,清理水面漂浮物3.13万吨;在“清淤”方面,清淤河道143条,清淤长度287公里;在“清污”方面,组织各区开展入河排污口调查摸底工作,共排查出入河排污口612个,其中违规设置排污口397个,已清理106个;在“清障”方面,排查河湖障碍物617处,已清理282处;在“清违”方面,排查违章建筑物159处,已清理100处。此外,我市按照省的统一部署开展河湖“清四乱”(乱占、乱采、乱堆、乱建)专项行动,经省水利厅进一步研究明确,确认我市“四乱”问题共计207宗,截至2019年1月销号72宗。

河湖“五清”专项行动已纳入2019年市政府重点工作任务,我市将持续落实省、市总河长1号令的总体部署,开展河湖“清四乱”和“五清”专项行动,确保2019年6月完成无非法入河排污口、无成片垃圾漂浮物、无明显黑臭水体、无人为行洪障碍物、无违法违规建(构)筑物的目标。

问题五、除了已纳入国家“水十条”考核的12条建成区黑臭水体以外,我市是否还存在其他存在水环境问题的河涌?

答:以开展的黑臭水体治理工作为基础,为全面摸清我市河湖存在的突出问题,市河长制办公室于18年年初启动了我市问题河涌(渠)的全面摸底排查工作,结合现场调研和梳理各区上报问题河涌情况,除了全市12条黑臭水体外,还排查出58条问题河涌。市政府出台《珠海市问题河涌(渠)整治工作实施指导意见》,提出了“划、查、控、截、分、建、清、调、管”的“治水九字诀”,部署“一划三查全上图”(划定排水分区、开展污染源排查、排污口调查、排水管网普查),实施“挂图作战”,明确全面铺开问题河涌整治工作,2020年达到“初见成效”,2022年达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总目标。

为有效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河湖突出问题,市委书记、市总河长郭永航,市长、市副总河长姚奕生于11月8日正式签发珠海市总河长1号令,决定全面开展全市河湖 “五清”专项行动和问题河涌(渠)的整治工作。截至目前,全市58条问题河涌(渠)中2条已完成截污,13条河涌整治项目正在施工,43条河涌整治项目在开展前期工作,均按照要求在2018年底前全面启动整治前期工作。市委书记、市总河长郭永航两次对问题河涌(渠)再排查再梳理作出批示,市河长制办公室制定《关于进一步强化落实问题河涌(渠)整治工作措施的方案》对问题河涌(渠)治理工作进行再部署再推进,将治理任务再细化再补充。

问题六、推行河长制以来,我市是如何引导群众参与到河长制工作中的?

以世界水日ž中国水周、环境保护日等为契机,市、区河长制办公室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爱水护河宣传活动。2017至2018年间,筹办15场次公众参与的活动,通过现场展板、咨询问答、徒步巡河等多形式开展主题宣传,公众参与人数超过2700余人,其中香洲区开展水主题汉字小英雄比赛、“我家窗外的河景”、“香洲河岸绿”主题创意四联画大赛、亲子巡河探险、“河”你同框爱河手机拍照大赛等公益宣传项目系列活动进一步宣传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全市共招募144名民间河长(聘任市级民间河长20人),全市上下群策群力护河爱水。市、区、镇多个河长制工作微信公众号正式上线,累计发布信息超过800条,通过主流媒体发布市、区河长制相关宣传报道541条次。

问题七、若市民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河湖有关问题,应该如何反应?

答:我市河湖管理覆盖江河涌渠486条、水库68宗、山塘20座、湖泊22座。全市累计设置公示牌706块包括各级河长职责和电话、管养责任人、整治目标、二维码等内容。市民可拨打河长公示牌上的有关电话或扫描二维码反应所发现的河湖有关问题。

问题八、我市在推行河长制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河湖治理方面的问题?

答:在推行河长制工作中,我市各区普遍存在对污染源管控不足、老旧管网病害受损等的问题,“涉水治污”工作任重道远。

一是污染源管控的问题。今年以来,无论是中央、省的环保督察、黑臭水体的专项督查、饮用水源地专项督查以及上级河长制的暗访检查,都反映出对生活、工业、农业的污染源底数掌握不清的问题。

对策:亟待深入开展污染源普查,摸清污染源的种类、规模等情况,采取加强企业排污监管、推进城中旧村迁改或截污升级改造、实施老旧小区雨污分流改造、加快村居污水处理能力建设运营、深入持续开展“散乱污”摸查整改、清理非法畜禽养殖产业、推广清洁的农渔养殖先进技术等手段措施,在源头解决排污问题。

二是管网欠账、病害和管理的问题。污水管网是将污水从污染源收集输送到污水处理设施的必经通道。由于客观历史原因,在排水管材选用、施工监管、运维规范、排水执法等方面积累了大量问题,对排污受纳水体水环境构成威胁。

对策:加快落实排水一体化改革方案,进一步建全我市污水处理厂、网建管体制,加大对排水设施尤其是污水厂网的建设力度,加快排查修复管网病害问题,实施精细化管理,切实提高城镇污水收集处理率,减少入河排污总量。

问题九、高标准规划建设广东万里“碧道”工程是去年省委、省政府做出的重要部署,我市碧道建设有什么计划?

答:我市计划高标准建设百里碧道,并已纳入2019年市政府重点工作任务。省级试点方面,力争将高新区东岸排洪渠和金湾区红旗河纳入省级万里碧道试点,用一年的时间,将东部城区黑臭水体整治河段东岸排洪渠构建为具有示范性的城市碧道,将西部乡村水系连通重点河段红旗河打造为具有示范性的滨海乡村碧道,以“珠海碧道”模式示范带动全省万里碧道建设;市级试点方面,组织编制碧道建设相关实施指导文件,2020年6月前完成横琴新区天沐河、斗门区黄杨河、高新区鸡山排洪渠、高栏港区连湾涌等6个市级碧道试点建设,以点带面推动我市河湖管理保护工作向更高水平发展;区级碧道建设方面,在各区(功能区)初步计划开展的总长71.86千米(143.72里)碧道建设项目基础上,继续组织各区(功能区)充分挖掘,高标准规划,于2021年前完成全市百里建设。

问题十、2019年,我市河长制工作有哪些计划?

答:一是落实河长制工作三年行动计划,扎实推进全市97个河长制工程类项目和51个管理类项目;二是全面压实各级河长责任,确保河长“巡河检查”和“部署督导”两手抓;三是加强与省河长制办公室的沟通协调,高质量做好我市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年度考核有关工作,争取在全省考核中评为优秀;四是组织开展“五清”和“清四乱”河湖整治专项行动。监测全市206宗“四乱”问题和569个“清违清障”问题排查清单整改落实情况,确保专项行动各项工作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五是高标准开展碧道建设,加强与省河长制办公室的沟通协调,争取将我市金湾区红旗河、高新区东岸排洪渠纳入省级万里碧道建设试点,组织各区开展6个市级碧道试点建设和区级碧道建设,以“珠海碧道”模式示范带动全省万里碧道建设。六是尽快开展问题河涌整治指导意见任务分解,进一步全面压实整治主体责任、加快总体整治进度、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快协调推进问题河涌治理进程。七是坚持因湖施策,尽快开展招标工作,加快完成“一湖一策”实施方案编制工作。

问题十一、市民如何能掌握我市河长制开展的最新动态?

答:可关注“珠海河长”微信公众号或根据生活范围关注“香洲河长”、“斗门河长”、“金湾河长”、“珠海高新区河长”、“高栏河长”。可留意珠海电视台、珠海电台、珠海特区报等本地主要媒体,在“权威发布”、“市民热线”等节目推出的河长制专题宣传,和河长制主题专刊。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前山河保护日,可参与到河长制主题宣传现场活动中。

问题十二、请问“上次问政”后关于五福涌有哪些措施?

答:节目播出后,区委书记、区总河长周海金第一时间批示,要提高认识,直面回应市民关切,结合人居环境全域整治和“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加快推进黑臭水体治理,切实保障好群众权益。1月22日上午,马洪胜区长组织部门、项目公司负责人召开现场工作会,针对《电视问政》反映出的问题一一进行现场查看,有针对性制定整改方案,立即进行整改。目前,已制定《斗门区黑臭水体治理问题整改工作方案》,明确每项工作的时间节点、责任单位,并于1月25日上报市纪委。各责任单位已进一步加大施工场地等问题的协调力度,以承诺时间为阶段性节点、以日倒排工作计划,抓好整改落实。截至目前,井岸镇辖区内还剩余少量场地未移交、可近期完成移交,其中新移交电视问政反映五福涌施工场地约3250平方米,目前正在填土和管道埋设施工。下一步,将继续加大人力物力投入,抓好整改落实,确保按时按质完成建设任务。

结束语:刚才听了各位领导的介绍,让收音机前的广大听众也了解到了我市在推行“河长制”方面为市民做的工作。好,听众朋友,今天的《党风政风在线》节目就到这里,感谢您的收听和参与。再见!

2019.2.25 《党风政风在线》在线访谈

2019.2.25 《党风政风在线》在线访谈
分享到: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