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水务局-pg电子试玩

            智能问答   网站支持ipv6
珠海市水务局
当前位置:pg电子试玩 >  > 

我市召开前山河流域综合整治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

  11月9日上午,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一步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决策部署,持续推进前山河流域水环境改善,做好有关工作情况的总结,珠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前山河流域综合整治工作情况,香洲区、市水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相关负责人参加发布会。

  会上,市水务局总工程师、市河长办副主任梁杰明通报了前山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进展情况,香洲区、市生态环境局和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相关领导现场回答了记者提问。

  前山河又名前山水道,发源于中山市五桂山东南麓,流经中珠两地,经石角咀水闸注入湾仔水道出海;主河道长23公里(珠海段约8公里),流域外江水闸5座属中山市管理,2座属珠海市管理,流域总面积328平方公里(珠海市内114平方公里),流域存在地广人多、主河道水动力不足、城乡结合部和工业混杂区与农业种养区交融、管网短板突出、面源污染种类多样、内涝风险高等问题。我市充分发挥河长制湖长制统筹作用,自开展前山河流域水环境治理攻坚工作以来,前山河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2020年前山河水质优良,石角咀水闸国考断面水质由ⅳ类提升到ⅲ类,创近5年来水质最佳。断面主要水质指标氨氮年平均浓度为0.70mg/l,较2019年的1.42mg/l大幅度下降了50.7%,近5年来首次达到ⅲ类(1.0mg/l)标准。2021年1至10月,前山河石角咀水闸国考断面水质类别为ⅲ类,达到国家和省的考核要求。近三年来,我市主要采取如下工作措施全力推进前山河系统治理工作,并取得阶段性治理成效。

  一、坚持高位推进,全面压实治理责任

  我市于2019年6月印发《前山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专项攻坚方案(2019-2021年)》,明确香洲区作为前山河流域水环境治理任务的牵头单位、责任主体、建设主体,明确各相关市直部门分工,充分发挥河长制统筹协调作用,建立以市政府主要领导为总指挥,分管市领导为总召集人的协调机构;市总河长、副总河长连续三年共同签发总河长令,明确将前山河石角咀水闸国考断面达标工作作为我市河长制湖长制重点工作之一扎实推进。

  二、开展跨界合作,与中山市协同治理

  一是建立由省人大监督、珠中两市人民政府组织、省生态环境厅和省水利厅定期调度、水务部门具体办理的协调会议制度。二是建立跨界区域水务环境合作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由珠中两市分管副市长共同担任召集人,下设两个专责联合工作小组,按照属地责任,从全流域、全系统治理共同推进前山河流域跨界水系治理、涉水治污建设、区域污染联防联治机制等工作。三是建立前山河流域闸群联合调度机制。实现前山河流域科学水闸联合调度,市水务部门编制《前山河流域中珠联围群闸联合调度实施方案》,经珠中两地确认修订完成。四是珠中两市生态环境部门进一步加强前山河流域跨界交叉环境监管执法,建立了联动执法机制,于2017年起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前山河流域跨界污染联合执法行动。2021年1月至10月,珠中两市生态环境部门先后开展了三次珠中前山河流域跨界联合执法检查行动,两市共出动执法人员230人次,检查企业38家,立案查处5家。

  三、统筹标本兼治,推进系统治理工作

  面对2019年上半年前山河水质不升反降的严峻形势,通过强化重点污染源截污纳管和管渠管养,加强厂网联合调度,密切中珠联动,立足做到污水不进河、不进渠等应急攻坚措施,确保了2019年度石角咀水闸国考断面水质达标;2020年,我市投资28.04亿元采用epc模式对前山河流域开展综合整治一期工程,前山河整治一期epc项目于2020年1月开工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已于2020年底完工,截至目前,正本清源小区管网建设累计完成603.45公里。

  随着流域水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城市化快速推进,人口集聚效应明显,水、城、产同治初见成效,高质量滨水经济带展现雏形。下一步,我市将加快推进前山河流域综合整治epc二期项目,巩固整治成效,与此同时,我市还将加快前山河流域生态廊道、行洪通道、休闲碧道、文化驿道、滨水经济带一体化建设,并持续深化流域内黑臭水体和问题河涌治理,加强黑臭水体长效管养,巩固 “长制久清”治理成果;全面加强问题河涌日常巡查保洁,严密排查非法排污口,坚决防止“返黑返臭”;联合中山市,健全流域合作机制和管理模式,加强统筹协作,深化落实闸群联调机制,确保顺利推进治水攻坚任务;高质量推进碧道建设融入流域治理,2021年计划完成前山河碧道建设6.5公里,在巩固治水成效的基础上,高标准建设前山河生态碧道。



分享到:
网站地图